著名画家朱明德通过九张手绘漫画 讲述一名护士在武汉前线的故事房产 - 品牌影响力网

著名画家朱明德通过九张手绘漫画 讲述一名护士在武汉前线的故事
2020-02-10 09:47:00   来源:    
评论:0

图说:诸玫琳(右二)在武汉前线穿防护服 采访对象供图  近日,著名画家、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明德教授,根据上海中

图说:诸玫琳(右二)在武汉前线穿防护服 采访对象供图

  近日,著名画家、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明德教授,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诸玫琳的故事,创作了9幅手绘漫画。各大媒体也于2月2日刊登了诸玫琳的故事:

  这是武汉前线护士的手,戴了8小时防护手套的手。

  干皱,却美丽。

  这双手的主人,叫诸玫琳,曙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,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。

  “要去疫情最严重的地方,和爸爸妈妈商量过吗?”90后的诸玫琳,是曙光医院首批援鄂团队里年龄最小的。当护理部同事这样问她时,她哽咽了,“父母虽然不舍,但还是支持我去。爸爸说,你是重症监护室的护士,年纪又轻,也没结婚,就应该去报名。”

  新年,就在与病毒抗争的战役中来临。

  诸玫琳所要工作的地方,是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三楼重症病房。在疫情的战场上,时间就是生命。1月26日中午,刚刚结束防护操作的她就与同事一起上岗,接过了武汉同行移交的“阵地”。

  所有医护人员都要全副武装,把厚重的防护服一层层包裹在身上,穿一次平均要花20分钟。穿着防护服,体感闷热,稍稍走动就浑身湿透,体力消耗也远超平常。“卸装更关键,耗时也更久。由于周围都是被病毒污染的物资,顺序稍有不对,就可能把自己暴露。”诸玫琳说。结束工作后,每脱下一样,就要洗手消毒,她和不少队友的手,也因反复消毒过敏红肿。

  为了避免增加感染几率,也为了节约防护装备,诸玫琳和其他护士在上岗前不吃不喝。“装备穿脱太过麻烦,而且一上厕所,整套防护服就废了。”病房里大多是用无创呼吸机、或用高流量氧气治疗的重症病人,多数无法生活自理,又没有护工及家属,一切都得自己扛。“除了常规监测病情、静脉补液、呼吸机导管护理等医护工作,我们还要解决病人的生活护理,包括更换床单、病人饮食,以及呕吐、排泄物的清理。”诸玫琳说:“理解病人的惶恐、不安和无助,我们才能成为他们患病期间最温暖的依靠。”

  第一天,诸玫琳一直工作到凌晨1时,才与夜班护士交接好。其间,她里层的工作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。下班时脱下面罩,脸上尽是压疮;脱下口罩,已经全部湿透;脱下手套,手被汗水浸皱……

  朱明德先生表示,向抗击新冠病毒的医护人员学习、致敬!他们如同英雄战士,奋不顾身战斗在前沿阵地。诸玫琳告诉记者,是自己做了几十年护士的奶奶,让她明白了这个职业对社会有用;而自己在上海建桥学院护理专业的恩师,则培养了她服从命令、默默奉献的品格。

  艺术简介:

  朱明德,中国美协七届理事。中国书协会员。曾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、院长。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、副院长。

  朱明徳青少年在古都洛阳学画。入伍后被部队培养成军旅画家。转业后不断求学学艺、坚持创作,基本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风格。

  朱明德受门采尔、叶浅予、黄镇、邵宇、董辰生、陈玉先影响,几十年坚持速写不缀。其速写形简神凝,线长力稳。先后出版《朱明德钢笔画选》《中央党校学习生活速写日记》《广东、福建速写日记》《德国、俄国速写日记》《朱明德走进奥运建设者速写》《朱明德速写选集》。

  朱明德中学时即心尊齐白石为心师,入伍时携带《齐白石水墨艺术》一书,坚持研读,临摹学习中国画。转业在北京水产部门十三年中,注意学习鱼和渔文化,从独特视角画大写意的鱼。以水墨鱼为载体,表达对社会生活的感悟。朱明德画鱼曾经在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长沙、西安、郑州、洛阳以及芝加哥、维也那、哥本哈拫、莫斯科等城市举办个人画展。出版过《朱明德生活感悟画》《朱明德画鱼》等画集。

  作品欣赏:

聚焦更多热门资讯请扫码关注
免责声明:本站刊发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立场,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。